首页 > > 正文

【日本文史漫笔243】因意外漂流的船夫而改变的日俄关系的那段往事

来源:日本华侨报    作者:蒋丰

从三重县铃鹿市的伊势若松站步行15分钟左右,或者自白子站驱车10分钟,可以来到大黑屋光太夫纪念馆。整洁的平房没有半点夹杂的复杂设计,入口处一位头戴边帽、欧式着装的男子,虽不言语,却又仿佛有着千言万语,带着一种难以道尽的沧桑。

我赞叹于雕像设计者的能工之手,因为这样的一种氛围,实在太符合大黑屋光太夫的经历。有时候,历史进程按照规律,有时候又会生出许多意外甚至是惊喜,大黑屋就是典型的后者代表。如果没有那场暴风漂流,生于经营船生这样商家的大黑屋光太夫,或许捧着自己在船上的“铁饭碗”会从一而终,和许多船夫、渔民和往来经商的人一样在海边度过一辈子。不知应该叫命运的捉弄,还是命运的造化,大黑屋光太夫一介平民的身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所打破,且一发不可收拾,并在日本与俄罗斯的交往中留下印迹。

江户时代,日本对和外部交流毫无兴趣,闭关锁国之下,任何向外看、往外走都是重罪,更不允许普通百姓了解和掌握外国的信息和知识。但是就如同说来就来的风暴和不因人意志而改变的海水一样,随风随流而动漂向国外的船只无法禁止,中国、朝鲜自不必说,还有1783年刚过而立之年不久的运输船船长大黑屋光太夫和他“被迫”到的俄罗斯。相比之下,几乎一张白纸的俄罗斯显然对于日本人而言,冲击性要来得凶猛得多!

从白子扬帆出海,目的地本是江户,在骏河冲附近遭遇风暴,大黑屋光太夫的“神昌丸”向北漂流。7个月之后,意外来到了俄属领土阿留申群岛。连同滞留岛上的土著俄罗斯居民一起,大黑屋光太夫于1789年来到了伊尔库茨克,并在途中奇遇了日后设计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法国建筑师费迪南·德·莱塞普斯作为旅行探险家的叔父,又神奇地出现在了后者的探险记里。当然,历经数年“北漂”生活的大黑屋光太夫,早已学会了俄语,也有着更多与当地社会广泛的交流。在我看来,作为日本人里最先亲自到俄罗斯看过的“先驱”,大黑屋光太夫堪称18世纪日本与俄罗斯交流史里特殊的东方“鲁滨逊”。

滞留在俄罗斯的大黑屋光太夫干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在叶卡捷琳堡的皇宫里有幸见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也获得了跋山涉水终于到手的回国许可。从北漂至俄,到被允许返日,大黑屋光太夫熬了大约10年。中国的老话讲,十年磨一剑。对于这个因意外而走进历史的船夫来说,10年的时间使其成为日本和俄罗斯的一座桥。

“神昌丸”出海之时共有17名船员,历经磨难,有的因病去世,有的因宗教信仰改为留在俄罗斯,只有包含大黑屋光太夫在内的3人从北海道顺利登岸回国,而最终生还的则只有2人。如此看来,有着船长身份的大黑屋光太夫,不就是那个被命运安排的人吗?

彼时的俄罗斯,也带着与日本通商交往的意愿,因此大黑屋光太夫的回国,带着浓厚的逆向“使臣”的意味。在俄罗斯期间,大黑屋光太夫曾向俄方介绍了不少日本情况。但闭关锁国下的日本,面对恍惚之间竟从俄罗斯回国的日本国民则带着极为复杂的心态。在第11代幕府将军德川家齐的授意下,包括兰学家桂川甫周在内,政府对大黑屋光太夫进行了形形色色的盘问。这次盘问,同时也成为日本了解和认知俄罗斯的历史契机。

大黑屋光太夫是那个年代一个“北漂”奇迹,更是日本和俄罗斯之间的神来之遇。我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桂川甫周根据其所见所闻所著《北槎闻略》。如果觉得史料晦涩,不妨读日本作家井上靖的《俄罗斯国醉梦谭》,更具生动性。但是,令人唏嘘的是,作为有见识的人,从俄罗斯回国后,大黑屋光太夫却被本国视为“危险人物”,曾发配至江户番町的药草场。

有时候,谁也料不到,时代的敏感脉搏往往会被“小人物”所拨到。(2024年10月05日写于日本名古屋东急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