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购房> 正文

日本,“公寓恐慌”真的来了?

来源:日本华侨报    作者:颜丹丹

又是金秋十月,日本房地产市场也赚得盆满钵满。东京都23区公寓的平均价格已经稳稳突破1亿日元,甚至出现了售价200亿的物件。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1亿的房价已经是“可望不可及”,200亿更是无法目及的天价。

日本《朝日新闻》在今年9月4日披露了天价公寓的情况,并转载房地产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显示,东京23区新建公寓的销售价格(年均价)比上年增长39%,达到1.1483亿日元。这一现象不是去年短暂的“昙花一现”,依然成为常态,因为近五年来的房价递增率都维持在60%左右,相比于周边的神奈川县(11%)和埼玉县(13%),东京23区的房价坚挺是非常突出的。

房价如此之高,到底是客观使然,还是人为炒作?这不仅是日本国民关切的焦点,也是海外投资者关心的话题。《朝日新闻》认为,房价飞涨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建筑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飙升,导致建筑成本不断增加;还有一个原因,新建住房供应量的减少,也刺激了价格上涨。房地产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去年东京都地区的房屋销售量略低于27,000套,比上年下降9%,是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房子越来越少但又越来越贵,从经济盈利的角度来说,应该趁势多建才能稳抓红利,但在日本却招来了铺天盖地的反对之声。《朝日新闻》转述了一位居住在神奈川县30岁男性的观点:“日本人口不断减少的趋势下,还在陆续建造高价公寓,这是逆流而上,政府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位70多岁的女性也认为:“在一个人口不断减少但老年人越来越多的社会,建造那么多一户建是很奇怪的。”还有一位居住在东京的50岁女性观点也很了然:“虽然年轻人向往市中心的塔楼,但政府也要关注郊区和农村的老年人的生活现状。那些年代久远的公寓,那些空置闲置的房屋,还有一些近乎废弃的商业街,也是应该被纳入城市规划范围内的。”

房产是不动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楼价攀升,房产俨然成为固定资产的代表,被贴上了“财富”的标签。未来随着楼龄和人口年龄的双向衰老,这些房产会不会变成父母一代留给子孙的负面遗产呢,这也是很多被采访对象向《朝日新闻》记者表示的担忧。

更为现实的是,大地震传闻下日本房产所带来的维修成本问题。日本媒体DIAMOND在9月2日的报道中,以“公寓恐慌”为主题,揭露了日本房屋的致命问题。众所周知,日本房屋建筑质量举世闻名,甚至有“即使发生大规模地震也能避免倒塌的水平”,但这不代表房屋在遭受地震后毫发无损,也不能保证还会有人继续居住。现实就是大约 25 万栋房屋在阪神淡路大地震中全部或部分被毁,无法居住。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需要拆除房屋并建造新的房屋。从成本上来说,建造一栋新的、耐用的房屋需要花费数千万日元甚至更多,在此之上还要加上拆除部分毁坏房屋的巨额花费。假设一座塔楼公寓楼因大地震而无法居住,那么曾经被认为是高价值资产的“塔楼公寓神话”将因此而破灭。

为了避免投资失败,媒体介绍了PML值的换算。所谓PML是指房屋在地震时的损失率。计算公式为PML值(%)=(损坏总额÷建筑物重置成本)x 100。不难理解,0%表示没有损坏,100%表示全损。而具有可回收价值的房屋,PML不会高于15%,但即便如此,也意味着如果建筑价格为10亿日元,那么10%就意味着需要1亿日元才能恢复受损房屋原来的价值。

当然这样的评估目前尚未在所有房产销售中进行推广,但随着海外投资者对日本地震的关注,这样的估算将直接引导大量的旧耐震房屋回归理性价位。

(作者系涉日业务中国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