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域外随笔】从京都伏见区秦氏到日本女性文学

来源:日本华侨报    作者:秦晶晶 蒋丰

中国人最熟知的日本作家,大概就是村上春树了。村上春树出生于京都伏见区。我们曾和朋友一起在京都走了一趟村上之旅。记得那次是从京都伏见区出发,清晨惬意地慢跑在鸭川之畔,上午走了隐匿山间的毗沙门堂,下午吃了名水造就的南禅寺豆腐宴,夜幕下找寻了河原町巷子旧楼上的象工厂咖啡馆。当时的村上之旅,让我们意犹未尽,今天就来聊一聊村上春树的出生地京都伏见区。

京都伏见区,有连续多年被评为外国人访日最受欢迎第一名的日本景点——伏见稻荷大社。传说公元8世纪来自中国的豪门秦氏家族,为供奉稻荷大神而修建了这座神社。据说,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秦氏为躲避战乱经朝鲜进入日本,他们将先进的绢织技术引入日本,受到雄略天皇的赏识,终成一方豪族。

在京都,秦氏家族依据居住地的不同,细分为两大分支:一支位于京都北面偏西的太秦地区,而另一支则定居于京都市伏见区西北部的深草地区。从奈良时代编纂的汉文编年体史书《日本书纪》中,我们可以一窥秦氏集团在当时日本天皇心中的重要地位。书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钦明天皇少年时代的梦境,“如登用秦之大津父者,吾成人之时,定能治天下。”

日本和铜四年(公元711)年,京都伏见区秦氏集团的秦伊吕具,在伏见的稻荷山建立伏见稻荷大社,祭祀稻荷神。“稻荷”在日语中是“背负稻谷”的意思,稻荷神原本指神道教中主管谷物和食物的神。在农业社会的日本,稻米是所有财富的象征,可以当做货币来交换物品、支付工资,所以稻荷神就被当成掌管财富的神灵,受到商人的供奉。

日本全国有3万余座稻荷神社,伏见稻荷神社是总社本宫,也是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稻作文明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从中国传入日本,有一种说法是“徐福东渡”带去的。随着时间的流转,这份来自远方的农耕智慧不仅深植于日本的土地,更在民众心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自公元711年伏见稻荷大社神明镇座以来,在长达1300年间,这里汇集了人们的稻荷信仰,被誉为是“上至天皇下至一般民众,庇佑人人过上幸福富足生活的神明”。

从日本平安时代以来,稻荷山成为日本民众信仰的“御山”,这一点可以从日本王朝女性文学的启点作品、女性日记文学的嚆矢与代表作——藤原道纲母的《蜻蛉日记》中,从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的女官、平安时代三大才女、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的清少纳言的作品《枕草子》中怀想。

藤原道纲母和清少纳言都是白居易的“粉丝”。藤原道纲母的《蜻蛉日记》巧妙地运用了中国的故事、传说以及白居易等人的诗句,甚至把汉语的修辞方法也运用于其中,从而开辟并拓宽了日本假名文学的创作途径和方法。

清少纳言更是白居易的“迷妹”,在她的作品《枕草子》中,引用了很多汉籍作品,白居易的诗歌共有29处。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清少纳言和一条皇后藤原定子之间的一件趣事。一日大雪后,定子皇后问:香炉峰雪如何呀?

清少纳言立即站起来,将格子窗吊起,再将帘子高高卷起。定子皇后看见笑了,原来清少纳言听到中宫话时,马上想到了白居易的《重题》:

            ……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

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雪峰拨帘看。

                                       ......

可见清少纳言对白居易诗歌的熟知,而且心思敏捷,巧妙地通过行动作答定子皇后,“把帘子撩开看看窗外的雪景吧”。

作为最受外国人喜欢的日本景点,白天的稻荷大社,在朱红色的千本鸟居下,日日人流如织。多次到过京都的旅客,不会局限于白天的游览,一定会选择在某个夜晚,来走一走夜幕中的稻荷大社,夜晚的稻荷大社别有风情。如果体力允许,还可以爬一下夜色中的稻荷山。晴朗的夜里,稻荷山上微风轻拂,星辰闪耀,银河浩渺,会让人感觉离天很近。再望一眼山下古都京都的人间万家灯火,心中的烦恼在那一瞬间消失,只剩下莫名的感动。神域与人间,在这一刻交相互融。这一刻,竟成了天上和人间的分界线,而这分界线是由1000多年前的渡来人中国秦氏所建。(作者分别系河南科技大学教授、《日本华侨报》总主笔;2024年8月19日写于中国洛阳与日本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