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日本文史漫笔132】了仙寺上空的美国军乐声曾折服整个日本

来源:日本华侨报    作者:蒋丰

有谁能够相信,日本人曾经惊奇地发现,在外国人绘制的日本地图上,“咦,日本不在亚洲里面!”“日本地图里面没有北海道”,而那个时代日本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上,都是“小人国”、“女人国”,还是很多小岛的“岛国”,日本人笔下的外国人,几乎个个都是妖怪的模样。

到哪里能看到这样的地图?喜欢#精游日本#的我告诉您:在位于日本静冈县下田市七轩町的了仙寺,里面有一个“黑船·开国收藏品中心”,存有3000多件1853年前后日本近代被美国“黑船”打开国门的历史物件,其中就这样的“老地图”。如果您真的想去看,我再给您来点具体的向导:从东京池袋车站出发,乘坐伊田急县电车,在下田车站下车,走上10分钟就可以到了仙寺。

了仙寺之所以有这么大名声,不是因为它兴建于日本江户时代宽永十二年(1635年),在日本十万以上的寺院中,它只是一个“小字辈”中的“小字辈”。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1854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的《日美和亲条约》,不仅打开了下田等港口,其条约细则的第四条中还明确规定“徘徊者的休息所及其旅店确定为下田了仙寺、柿崎玉泉寺两个寺院。”记住,这里的“徘徊者”,在当时不是带着闲情逸致到这里来观光的游客,而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以及在美国武力支持下的贸易商人。

简单地说,1853年(嘉永六年)6月,美国海军中将佩里率领四艘船坚炮利的“黑船”,带着美国总统的国书,强行闯入日本江户湾,逼迫日本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第二年,也就是1854年(嘉永七年)3月3日,美国逼迫日本签订了开放港口的《日美和亲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在此之后,为了签订落实条约的细则,美国舰队进驻伊豆的下田,把交涉的地点转移到了仙寺,3月18日到21日谈判了整整4天。

具有光荣“拍唬”传统的美军,在当年也玩这一套的。细则谈判进入关键的5月13日,日美高层要在了仙寺举行面对面的会谈了。美国军舰先是大炮轰鸣,让翻译向日方解释这叫“欢庆的礼炮”,而从未听过这种炮声的日本高层已经被吓得要尿裤子了。这时,300名美国海军官兵排着整齐队伍,吹奏着震天响的军乐,耀武扬威地进入了仙寺。在这样的气势面前,就只能“谈”啊!

5月22日晚上,为了庆祝《日美和亲条约》细则谈判成功,美军在密西西比军舰上举行盛大宴会,招待日方谈判全权代表林大学头等300人,自己出动了500多人,在“人”数的气势上先声夺人。

漫步在了仙寺的庭院中,我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低语。我打开自己的脑洞,想象当时的了仙寺笼罩在一片宁静的氛围中。随着指挥棒的挥动,一阵激昂的军乐在寺庙中回荡开来。那是怎样的一种奇观!日本佛教的钟声与美国的军乐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交织,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冲突与和谐。

日本下田的了仙寺,因为有过美军演奏军乐的瞬间而名闻天下。而整个日本因为有了美军在这个寺院的军乐演奏,而从那时到现在,都在美国的面前膝盖颤抖。

不过,我要说明,如此般的历史,在中国人看起来是奇耻大辱,在日本人看起来则是无上荣光。了仙寺,已经被确定为“国指定史迹”,每年领取着政府津贴补助呢。(2024年6月15日写于澳大利亚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