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闻> 正文

【述评】日本最大二手商品电商Mercari跨境到中国卖货能叫座吗?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作者:王雪

日本二手商品交易平台Mercari于3月1日宣布,将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品牌——淘宝和闲鱼展开合作,启动跨境销售。这意味着,日本最大二手商品电商Mercari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Mercari成立于2013年,是日本一家专门服务于C2C(个人消费者间)交易二手物品的APP,其宣传口号是“让每个人都能买也能卖”。创始人山田進太郎受到了日本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二手商品“中古店”灵感,同时深刻理解了日本褪去浮华的“第四消费时代”,即日本消费者更加崇尚共享意识,享受简约之美,也倾向于租借、旧物重复利用的实用主义。于是,山田進太郎把从上到万元的奢侈品箱包首饰,下到几块钱的游戏碟片和生活杂货,都一股脑地搬到互联网平台,打造出线上的跳蚤市场。从而让卖方可以更快更便捷地“断舍离”,让买方能在即使勒紧腰带过苦日子时,也能买到梦寐以求的物品。同时也缓和了过量生产和过度消费,达到物尽其用、节能环保的效果。带着这样的企业理念,在创立初期的2016年,Mercari总下载量已突破3500万次,月活跃用户数约为500万人,这在日本人口为1.2亿的情况下,刨除老人和小孩人口数,反映出Mercari在日本互联网用户中“空前盛世”的渗透率。Mercari一举成为市场新宠儿,在创立仅3年时已累计融资1.1亿美元,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红透日本半边天的“独角兽”公司,使得日本的“二手经济”突飞猛进。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很多人开始把变卖闲置物品当做开源收入。与此同时,为了降低生活成本,消费者通过购买二手达到节流支出的目的。截止到2020年底,Mercari的交易商品总数达20亿件,拥有1755万的日本国内用户。

看着逐渐饱和的日本国内市场,Mercari带着强大野心早已走出日本,从2015年就已经出海破局。Mercari和日本知名海外代购平台Buyee强强联手,大举进军美国和英国之后,在约100个国家和地区也启动了跨境销售,推广全球化经营。对于中国这个日益庞大的“二手经济”市场,Mercari怎么会少分“一杯羹”。这次触角把伸到中国市场,想必Mercari早就“摩拳擦掌”,“磨刀霍霍”了。不过,Mercari不像以往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那样“另起炉灶”,自己开分公司单干,而是拉上在中国拥有最大电商规模的淘宝和专做二手交易的闲鱼。借淘宝、闲鱼的宝地,撬起中国二手交易产业的巨大冰山。

其实,Mercari的商业模式与闲鱼并无本质差别:用户不被区分为买家和卖家,都使用同一款APP进行交易。从发布商品、支付、到选择物流公司配送,Mercari概不插手,它所做的是建立信任体系、商品质量把控、保证支付安全和整合物流等第三方服务,来降低二手交易的门槛、成本和风险。同时,Mercari会抽取每笔交易额的10%,作为手续费以实现收益。

那么,Mercari进入中国市场的“必杀技”是什么?中国消费者会对Mercari上什么商品情有独钟?笔者在Mercari官网上查阅到《2020年最受欢迎物品榜》,名列前茅的是“鬼灭之刃” 动漫手办、“动森”的游戏周边,这些日本独有的商品,不仅是日本消费者的心头爱,同样也广受海外用户的好评。同时笔者也注意到,一些9成新的电子商品或是未开封使用的高端箱包,也在人气榜单中。Mercari给这些当初的冲动“剁手消费”,创造了出口,而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也能不走出国门,以意想不到的价格拿下。

这样看来,Mercari作为在中国市场新进场的玩家,用户审核方面几乎不占优势,而手中的王牌恰恰是,来自日本卖家提供的稀缺商品。在笔者看来,Mercari这次和淘宝、闲鱼的“拉帮结派”是上上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面对中国市场这一“饕餮盛宴”,Mercari要想凭一己之力,按惯性思维既想把握住卖家,又想聚集买家,“一口吃成个胖子”难度实在太大,稍不留意可能还没进场,就会被竞争者围攻堵截,“杀个片甲不留”。对于Mercari来说,需要做的是尽快把自己从原始的交易平台角色转换成供货商,通过和淘宝、闲鱼互相之间的互通有无,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Mercari和淘宝、闲鱼的合作也给出了这样一个启示:在面对蓝海市场时,项目越庞大,风险系数越高的时候,与竞争对手合作,是大势所趋,是企业间必然选择。一味地“挑旗单干”、“孤芳自赏”,注定以失败告终。而通过和竞争对手的竞合博弈,合作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垄断的风险,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从而让整个行业进行代际升级,欣欣向荣。(本文作者系日本高崎经济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