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长而斑驳的日本近代史画卷中,1853年与1868年是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前者1853年,美国海军中将佩里携四艘被日本人称为“黑船”的军舰驶入日本海域,史称“黑船来航”,它不仅打开了封闭已久的日本国门,更成为日本近代史的开端,迫使日本开始正视并接纳外部世界的存在。后者的1868年,日本迎来了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将日本从封建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更引领它大步踏入了资本主义的新纪元。明治维新不仅是一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革新,更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其中,饮食习惯的变革尤为显著。
在这场饮食革命中,牛奶,这一在西方被视为日常饮品的液体,在日本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日本社会的主流观念认为“牛奶是牛喝的东西”,人类并不适宜饮用。面对这样的“无知”与偏见,明治新政府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发起了启蒙与宣传的攻势,力图让牛奶这一舶来品在日本生根发芽。
1869年(明治二年),东京筑地诞生了一家半官方半民间的食品公司——“牛马会社”。这家公司肩负着销售牛肉与牛奶的重任,成为了日本牛奶普及的先锋。次年1870年(明治三年),该公司推出了由“明治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撰写的《肉食之说》。在这部著作中,福泽谕吉不仅盛赞了牛肉的营养价值,更对牛奶的功效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阐述。他提到,牛奶富含钙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对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发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观点在当时无疑为消除国民对乳制品的疑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广牛奶的饮用,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他们不仅在各地设立牛奶站,免费向民众提供牛奶试饮,还通过学校、媒体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民众关于牛奶的营养价值和正确的饮用方法。这些措施的实施逐渐改变了日本人对牛奶的看法,使得牛奶逐渐成为了日本人餐桌上的常客。
与此同时,江户幕府的一些家臣也在时代的洪流中迅速转变了观念。1870年,原江户幕府的家臣阪川当晴开始了牛奶的采购与销售,并在第二年踏上了养牛之路。到了1872年(明治五年),他的店面已经迁至东京糀町五番丁17番地,规模之大在东京城内堪称翘楚。阪川当晴的成功不仅证明了牛奶在日本的广阔市场,更激发了其他人投身牛奶行业的热情。
1885年(明治十八年)出版的《东京商工博览绘》详细记录了当时东京城内14家牛奶铺子的盛况。这些牛奶铺子不仅为民众提供了便捷的购买渠道,更成为了牛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重要载体。它们气派非凡的店面和丰富的乳制品种类,无疑为东京城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外,明治时代的剧作家假名垣鲁文在他的《牛店杂谈 安愚乐锅》中生动描绘了当时乳制品店铺的样貌。门帘上赫然写着“牛乳牛奶”、“干酪芝士”、“奶油黄油”等字样,这些词汇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乳制品在日本市场的普及,更反映了日本人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深刻变革。
与此同时,从明治初期开始,随着西方医学书籍的翻译与引入,乳制品在育儿中的作用也逐渐被日本人所认识。当时,一些先进的日本医生开始推荐使用牛奶作为母乳的替代品,以补充婴幼儿所需的营养。这种新的育儿理念被称为“人工养育法”、“人工育儿法”或“人工营养法”,在育儿书籍和家政书籍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些书籍不仅介绍了牛奶的营养价值,还详细阐述了如何使用牛奶进行哺育,为乳制品在日本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日本迈入大正时代(1912年——1926年)时,牛奶已经不再是母乳的替代品,而是成为了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随着近代营养学的奠立和科学知识的普及,饮用牛奶有助于改善体质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儿童期饮用牛奶的倡议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将牛奶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营养来源。
此外,在大正时代,牛奶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家庭料理中,如制作奶油、奶酪、冰淇淋等甜品,以及用于烹饪和烘焙等。这些新的烹饪方式和料理方法不仅丰富了日本人的饮食文化,更让牛奶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一场跨越数十年的牛奶革命不仅改变了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更见证了日本近代化历程中的艰辛与辉煌。从“黑船来航”到“明治维新”,再到大正时代的繁荣,牛奶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见证了日本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的伟大历程。同时,它也成为了连接东西方文化、促进日本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纽带。(2024年10月9日写于东京乐丰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