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日本文史漫笔】细看千年浮沉中尊寺的巍峨金色堂

来源: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作者:蒋丰

平泉,日本东北地区的一座小城,似曾相识的名字。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也有一座被称为契丹祖源的小城,名叫平泉。这,是偶然的巧合吗?

记得那是2021年3月25日,我赴福岛采访东京2020奥运圣火传递启动仪式。其后,我乘坐新干线列车前往岩手县一关市,开始了平泉之旅。历史上的辉煌,是无可复制的。平泉,曾经仅次于京都的第二大城市,正如今天大阪之于东京的存在。曾经的平泉,物阜民丰、伽蓝林立,如今,却是蛛网编结,苔侵旧阶。沿月见坂参道一路攀升,两侧三百多年树龄的古杉苍郁肃萧,为这朝古探幽之旅突增感怀之情,刹那间,我就读懂了日本江户时代俳句大师松尾芭蕉当时的心情。

此行的第一站,是拥有金色堂的中尊寺。意大利那位四处颠跑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就曾记载,“在中国更东方的海岛,有一座黄金建造的宫殿。”2011年,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齐聚这个海岛之上的“黄金宫殿”,包括中尊寺、毛越寺在内的5处遗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时光回到公元850年,比叡山延历寺慈觉大师在关山开山建寺,即为中尊寺的肇始。此后的中尊寺,在史书上忽略为一段空白,直到平安时代藤原清衡武将的出现。出身于日本东北贵族之家的藤原清衡,在经历了“前九年后三年乱战”之后,掌握了从白河关到津轻半岛外浜之间被称为“陆奥国”的这片区域的实际管控权。

藤原清衡应该得意,因为他有资本可以得意。更何况,这片土地上,还有日本全境唯一的黄金矿区。在今天的平泉及其周边地区,山坡之上依然清晰可见如同蚁穴般的洞窟,那是当年“淘金者”开掘的黄金矿洞。

“平泉出黄金”的传说,早在奈良时代,就已为世人所知。日本历史第一粒金砂,就是在不远处的河流中被发现的。随后的几个世纪,附近相继发现多处金矿。

地处低山丘陵包围之中,又有水资源丰沛的北上川依城而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平定东北的藤原清衡迅速就放弃了江刺郡,将政治和经济的中心迁往平泉。尽管是躺在粮米仓和聚宝盆上,但藤原清衡还是轻松不起来。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两鬓苍苍、年过半百。他担心自己时日不多,他明白连年征战、杀戮无数,眼前的每一寸土地之下,都是含冤的孤魂与枯骨。

 

从遥远京都传来的天台宗,适时地慰藉了藤原清衡内心的不安。他不惜财力,大修伽蓝,广聚僧俗,将平泉变成日本东北地区的黄金佛国,他痴心地祈祷他的土地,他的子民,再不受战争之苦。而他的儿子藤原基衡和孙子藤原秀衡,也都将这一心愿继承下来。

1105年,藤原清衡修建中尊寺,历经19年时间才得以完工。“三间四面桧皮葺堂一宇,左右廊二十二间”,记录着经由藤原清衡扩建后的中尊寺是何等的恢弘壮观。中尊寺内,藤原三代人留下的建筑都已毁于十四世纪的战乱,幸运的是,金色堂及3000多件国宝或堪比国宝的文物得以幸免。

有五千三百卷之巨的《绀纸金银字交书一切经》,藤原清衡清清楚楚写进《中尊寺建立供养愿文》中的国宝。将金箔和银箔掺入胶水之中即为金泥、银泥,用以书写或绘画,这是奈良时代自中国传来的技法,只用于最高等级的场合。“一切经”,顾名思义,是说中尊寺集齐世间难得一见的经卷,足见其内心之诚。

被列为国宝的《金光明最胜王经金字宝塔曼陀罗图》,是在绀色写经纸上,用金泥抄写的十卷《金光明最胜王经》。经文的排列按照佛塔的形状,缀以碧色山水和金色佛像,一卷为一幅图,十卷就是十幅图。经文中的一个字,差不多比寻常蚂蚁的头还小,却笔画清晰,意思明确。整套作品,构思精绝,创作神妙,蔚为大观。

当然,最辉煌最壮观的,还是那座金色堂。要看金色堂,就必须先进鞘堂。鞘堂,这种独特的形式,是为了保护某个重要的建筑遗存不受日晒雨淋、风沙侵蚀,在原建筑物之外,再加构的一层建筑。金色堂自建成之后的五十年起,就数次被加覆“鞘堂”,最近一次则是在1966年。

金色堂的特殊之处,在于三座须弥座。这三尊须弥座錾饰繁复、用料考究、工艺精湛,美轮美奂。藤原清衡从京都请来的能工巧匠,用中国唐朝传来的螺钿技法,把南海采用的夜光螺,西域盛产的青金石,南洋的象牙和香木融汇一体,营造出阿弥陀经中所描绘的极乐净土——金色堂的须弥座。为了实现这样的心愿,世间美物珍品,无所不用其极。在这里,黄金真的成了“粪土”!

须弥座之上,是佛陀引领的梵天净土。三尊须弥座的规制近乎完全一致,主佛为阿弥陀佛,左右分别是势至、观音两位肋侍菩萨和增广、持国两位天王。不同的是,金色堂的阿弥陀佛身边共围拢了六位地藏菩萨(日本虽常见“六地藏”,但那是一列横向排开的六位地藏菩萨,并不以伴侍佛祖身边的形式出现)。“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菩萨,将拯救六道轮回中的众生于苦难之中。

金色堂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肩负着墓葬的功能。须弥座之下,是藤原清衡、藤原基衡、藤原秀衡三人的灵柩和尸身,以及四代藤原泰衡的脑袋。这样的墓葬方式,在日本,也是罕有的。

意寓极乐净土的孔雀雕刻在须弥座四围,包裹着死者的灵柩。灵柩之中,大量的陪葬品,其中还有意喻着净土世界的莲花的果实——莲子。这些来自1136年的莲子,再次置于水中,莲子居然萌发生根,开花结果。仿佛证明了,这些穿越千年的莲子,真的蕴藏无穷的神力,护佑着它们的主人,遍历劫波,均能化险为夷。

然而,君子之泽,三世而竭。藤原秀衡死的时候,叮嘱儿子藤原泰衡一定要善待寄居于此的源义经,请他做大将军、协理政务,有源义经在,就有可能对抗源赖朝的吞并。

偏偏这个傻儿子听信源赖朝的蛊惑,情愿拿源义经的命和三个亲兄弟的命去交换一份所谓的太平。这一意孤行的傻气,一如四百年后,丰臣秀吉的小老婆淀淀,心甘情愿拆了围墙向德川家康展示自己的诚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源义经一死,源赖朝马上就把枪口对准藤原泰衡。藤原泰衡一边逃跑,一边不忘放火烧了陆奥国版的“国会大厦”——柳之御所。忍无可忍的随从,干脆割下藤原泰衡的脑袋。轰轰烈烈、叱咤百年的日本“东北王朝”,就这样轰然倒塌。

五百年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旅经此地,留下著名的俳句“五月的雨滴,落在金色堂之上,断壁残垣间”。平泉,这片土地曾有过胜似日本国都的辉煌,也有过战火纷飞的残破,经历了大地震的重创,也在震后顽强复兴。

“兴衰莫问天,进退皆由人”。松尾芭蕉过后又三百年,一位来自中国的晚生后学在这里默默地如是心说。(2024年4月23日修订于东京“乐丰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