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闻> 正文

【本报评论】日本应读懂“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了”的警告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作者:陈洋

4月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通话。在通话期间,王毅表示,希望“日本作为独立自主国家,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并要求日方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中国的内部事务保持起码的尊重,“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了”。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背景下,中日关系正迎来新的十字路口,而中方的表态既是对日本的敲打提醒,也是对两国关系发展的期待。

最近一段时间,为迎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部署,日本做出了不少消极的对华举动。比如,在日美“2+2”联合声明中,点名批评中国“对国际社会构成挑战”;就中国《海警法》实施、中国海警船对钓鱼岛的正常巡航说三道四;自民党籍国会议员组建特别小组,要求日本政府采取更为强硬对华政策,就新疆和香港问题对中国进行制裁。此外,据日媒披露,日美两国领导人准备在4月16日首脑会谈后的联合生命中,写入有关台湾、供应链、印太战略等相关内容。为了拉近与美国新政府的关系,“不擅长外交”的菅义伟政府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多次在中日关系上做出挑衅举动。

日本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自然有权利也有自由发展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但如果通过攻击中国来换取对美关系的深化,那么只会拉低自身的国际身价,并且也难以获得美国的平等对待,至于所谓的“日美同盟”也将沦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因此,王毅国委兼外长在此次通话中对日本措辞严厉的背后,不仅是对日本近期一系列挑衅行为的回应,而且也是对坚定不易维护自身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宣示。

在此次中日两国外长通话期间,双方都提及了以202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推进中日关系深化发展。回顾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至今近50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只要中日双方均能坚持“不折腾、不停滞、不倒退,不卷入所谓大国对抗”这一原则,那么两国关系就能取得良好发展,比如被称为中日关系“蜜月期”的上世纪80年代,尽管当时处于美苏冷战的大国对抗背景下,但中日两国均未卷入所谓的大国对抗,彼此坦诚相待,由此使得1980年代的中日关系在两国国民心中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特别是两国领导人良好的私人友谊更是广为传颂的佳话。

再如,从2017年开始的中日关系转圜,尽管当时美国政府也采取了对华遏制打压,但日本政府能在中美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并没有完全倒向美国,或采取消极极端对华政策,由此推进中日两国政府政治互信不断回复和加强,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之际,中日两国之所以能谱写“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抗疫佳话,也正是得益于两国关系的“不停滞、不倒退”。

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背景下,中日关系迎来新的十字路口,日本需要认真思考究竟是选择以邻为伴,还是以邻为壑。中方已然尽了最大努力、释放最大善意,接下来,只有希望日本能读懂中方释放的信号,不要将中日关系推向历史洪流的对立面。(作者系媒体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